本报记者 赵 曦 □ 唐 瑞
“618”走到2025,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,今年的“618”似乎不比往年“热闹”,大家不再集体“蹲点”凑单,一次性下十几单。许多人据此判断消费形势不容乐观。然而各大平台交出的“成绩单”却与此结论截然相反,今年是近三年增速最快的“618”。
背后原因是什么?今年“618”有何新变化?预示着电商行业未来发展何种趋势?
“早买早享受,晚买仍享折扣”
“618”年中大促活动已于6月20日宣告结束,而消费者小安仍在仔细挑选商品,继续准备下单。“今年的促销活动好像持续得挺久,你看,淘宝现在还有‘超级立减’和‘惊喜消费券’之类的折扣呢,京东也差不多。所以我就没有着急忙慌地非要一次性囤一堆货,可以慢慢比较、慢慢选。”他告诉记者。另一名消费者则是在5月底就购入了自己心仪的咖啡机。“我看那会儿就有折扣活动了,比平时降价了四五百元。想买咖啡机很久了,于是果断购入,没等到6月才买。”他说。
无论是“早买早享受”,还是“晚买仍享折扣”,这些消费者的从容都源于大促活动的新变化:今年“618”于5月13日提前拉开序幕,多家平台的促销活动持续至6月20日结束,被视为“史上最长“618”。在战线拉长之外,各平台促销活动频次也较往年增多。据记者观察,以淘宝平台为例,此次“618”期间至少有三次大规模优惠活动。
那么,各电商平台为何不约而同延长促销时间、增多促销频次呢?记者就此采访了消费领域相关专家。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陈平方告诉记者,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从行业竞争来看,流量红利见顶后,平台通过“分时段运营”缓解集中流量的压力,同时拉长用户参与周期以提升粘性。从消费者行为变化看,在碎片化购物习惯下,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“即需即买”,在接近40天的促销周期下,覆盖了预售、节日(如端午节、“520”)、年中冲刺等多样化场景,适配了“即时需求”与“计划消费”的双重需求。
广升网-股票在线配资开户-炒股开户平台-中国正规股票app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